中國農村信用合作報 | 大商所持續發力服務飼料產業保供穩價
大商所發布
近年來,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不斷通過豐富產品工具箱來滿足飼料產業客戶的避險需求,先后推出豆粕、玉米場內期權,為飼料生產企業和消費企業提供更加豐富、靈活的避險策略。由于期權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可以滿足產業客戶多樣化的風險管理需求。這里重點介紹實體企業運用大商所玉米、豆粕期權,在幫助企業進行個性化風險管理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經典案例。
案例一 豆粕期權優化諾信飼料風險管理
非洲豬瘟、中美關系及新冠疫情持續推升近年來豆粕價格的高波動,在此背景下,飼料企業運用衍生品管理價格風險的需求愈加急迫。天津諾信飼料有限公司(下稱諾信飼料)長期使用基差點價進行豆粕采購,作為基差買方,在點價前會面臨豆粕期貨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風險。鑒于此,大商所通過“企業風險管理計劃”支持一德期貨為諾信飼料開展了豆粕品種場內期權項目,幫助飼料企業更好地進行了點價前的成本管理。
2021年,由于非洲豬瘟導致豆粕需求一直不佳,同時4月份的基差一直處于較低水平,處于基差點價的有利時機,企業在4月20日簽訂基差點價合同后,通過賣出看跌期權以管理期貨價格上漲導致的以更高價格采購的成本,同時保留以更低價格采購的可能。
5月31日,企業點價,同時在期權端平倉,項目運行完畢,最終項目總盈利6.751萬元。項目的盈虧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由于企業簽訂基差合同中的豆粕期貨M2109合約(M2109為大商所2021年9月到期的豆粕期貨合約)的盤面價變化所產生的期貨端損益:4月20日,期貨收盤價3570元/噸,5月31日,企業以盤面價3520元/噸點價,由于企業可以在5月31日以低價3520元/噸采購,而不是以4月20日的高價3570元/噸采購,因此期貨端前后時點節省的采購成本共10萬元。
二是賣出期權策略產生的損益:賣出期權策略總虧損3.249萬元。
如果未來價格下跌,賣出看跌期權可使企業鎖定可接受的較低采購成本,如果未來價格上漲,賣出期權獲得的權利金,可以抵補部分增加的采購成本。最終,企業實際上以期貨端更低價格點價產生的較多盈利,彌補了看跌期權策略為降低風險所產生的較少虧損,在M2109期貨合約價格下跌時以更低價格完成采購,達到項目預期目標。
諾信飼料相關負責人對參與這次場內期權項目有較好的感受,“通過本項目,我們對場內期權這一金融工具的認知程度有所加深,實現了場內期權交易從0到1的突破,并且深刻感受到對企業風險管理來說,豆粕期權是對期貨工具的有利補充,使得我們企業可以制定更優及更精細化的風險管理方案。這個項目中,期貨點價前,使用期權可以管理期貨價格上漲的風險,同時依舊保留我們企業以更低價格點價的權利,這正是期權非線性損益結構的優勢。在我公司未來的發展中,將不斷學習使用期權,進一步促進豆粕期權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并且開始考慮接受含權基差貿易模式。”
案例二 基差模式助力飼料消費企業套期保值
位于江浙的某生豬養殖企業,月均消費豆粕2000噸左右,同時通過一口價交易和基差點價進行飼料采購,但比例不固定,采購模式比例跟隨市場基差進行靈活調整。由于前期認為基差會上漲,并且自身飼料用量較為穩定,可以先定量不定價,所以此階段該企業更傾向于基差模式采購。
今年2月中旬,該企業與當地油廠簽訂了成交價為豆粕期貨M2205合約盤面價+160元/噸的基差合同,并且約定了4-5月提貨的豆粕。簽訂基差合同以后,最終成交價便與M2205期貨合約價格直接掛鉤。該企業擔心期貨價格隨現貨價格走高,但又不想那么早點價,為此,該企業同時在期貨盤面進行買入套保進行虛擬點價,防止盤面價格大幅拉漲的風險。
該企業在3月上旬買入500手M2205合約,建倉均價為4120元/噸。3月底,該企業進行平倉,平倉均價4310元/噸。4月初,M2205下跌至4000元/噸附近,且臨近最后點價期限,M2205綜合點價點位在4020元/噸附近,該企業以4180元/噸的現貨成交價點價,遠低于同期市場價的4550元/噸。最終,企業獲得了160元/噸、共80萬元的綜合收益,成功規避了3月份豆粕價格大幅上漲的風險。(中國農村信用合作報 霍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