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進一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改革,提高中小投資者閱讀使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的能力,引導投資者主動閱讀定期報告,提升投資者客觀分析能力、識別投資風險,讓投資者愿意看、看得懂、能判斷,鼓勵投資者養成閱讀上市公司報告的習慣。
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面向全市場投資者,上海證券交易所梳理了閱讀年報、半年報等定期報告的應知應會知識,形成了概述篇、財務篇、非財務篇三大章節的問答手冊。其中財務篇從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三大基礎報表出發,介紹了閱讀財務報表及進行財務分析的重點及方法;非財務篇側重管理層討論和分析,結合公司治理、企業責任等非財務信息引導投資者了解定期報告是如何講述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的故事,幫助投資者提升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能力。
定期報告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內向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交,并向社會公眾披露的反映發行人某個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股本變動和股東情況、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和公司重要事項等相關情況的報告。
依據《證券法》的規定,定期報告分為年度報告和中期報告。其中,年度報告是上市公司一年一度對其報告期內的生產經營概況、財務狀況等信息的全面總結,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中期報告又稱半年度報告,是上市公司在每一會計年度上半年結束后,向證券監管機構提交并向社會公眾公告的定期報告,目的在于及時披露公司每一會計年度前六個月的經營與財務狀況,以便投資者了解公司信息。通常年度報告的披露內容相對廣泛和全面,中期報告相較簡單。
對于投資者而言,定期報告尤其是年度報告,是上市公司對整個報告期內生產經營、財務狀況、投資發展、治理內控等情況的總結分析,是投資者獲取公司信息的重要來源,以及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因為一般普通投資者在公司調研、股東大會等渠道并沒有信息優勢,通過閱讀定期報告,投資者可以識別和獲取對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有利于捕捉定期報告中所包含的信息與線索,進而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投資。
CF
免責聲明:本欄目內容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業務規則不一致的,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公布的業務規則為準。此欄目內容只作為介紹金融衍生品基本知識之用,不作為投資者投資決策的依據;任何依據本欄目進行投資決策所造成的損失,本網站及網站所有者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