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金期貨分品種信息一覽(2月2日 周五)
【國內宏觀】
1、1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0.8,環比持平。自2021年6月以來,該指數首次連續三個月位于擴張區間。(資訊來源:Wind)
2、財政部表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主要從投資和消費兩個方面發力;從投資看,要擴大有效益投資,今年將用好相關國債資金,繼續安排一定規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適當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等,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從消費看,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2024年將圍繞居民消費升級方向,推動壯大文化、旅游、教育、養老等新的增長點,加大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消費意愿和能力。(資訊來源:中國網)
【海外宏觀】
1、歐元區1月CPI初值同比升2.8%,預期升2.8%,2023年12月終值升2.9%;環比降0.4%,預期降0.4%,2023年12月終值升0.2%。核心CPI初值同比升3.6%,2023年12月終值升3.9%;環比降0.6%,2023年12月終值升0.3%。(資訊來源:Wind)
2、高盛發布最新報告稱,已將美聯儲第一次降息的預測從3月推遲到5月。不過高盛仍預計在2024年進行5次降息,即在5月、6月、7月和9月的會議上連續進行四次降息,然后放緩至季度節奏,并在今年12月再次降息。(資訊來源:第一財經)
3、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FOMC利率可能處于本輪周期的峰值,但還需更多證據證明通脹已被遏制,多數委員預計今年可能降息多次,但并不認為3月就會啟動降息,計劃3月份開始深入討論資產負債表問題。鮑威爾講話后,美元上漲,美股跌幅擴大,黃金走低。(資訊來源:Wind)
【國債】
1、臨近春節,多家銀行理財公司披露了2023理財業績成績單。固收類、現金管理類產品仍在理財公司產品版圖中占據重要位置,現金及存款類資產在資產配置中比例快速提升,理財“活期化”的特征日益顯著。(資訊來源:華夏時報)
【股指】
1、2024年首月,市場波動加劇,資金借道股票ETF加速“抄底”,單月合計資金凈流入超1600億元,創下自去年8月份以來單月資金凈流入新高。(資訊來源:中國基金報)
2、監管部門近期調整細化了證券公司白名單評估標準。最新細化要求包括,因重點業務風險未納入白名單的公司,需連續3個月指標恢復正常后才可提交納入申請;若已在白名單的公司業務指標觸及預警水平的,可給予1個月過渡期,期滿仍未達標的調出。證券公司在最近12個月內被證監會采取監管措施5次以上的,不得納入白名單。(資訊來源:券商中國)
3、各地房地產“項目融資白名單”相關工作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推進。房企人士提供信息顯示,部分出險房企也有項目進入“白名單”,接下來項目如能通過金融機構評估,就有望獲得新增融資支持。(資訊來源:第一財經)
【玉米】
1、春節臨近下游備貨需求表現強勁,且企業生產利潤良好,雙向支撐之下,玉米淀粉行業開機率繼續維持高位運行。據Mysteel農產品調查數據顯示,1月25日-1月31日當周,全國淀粉企業開機率為74.11%,較上周持平,明顯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玉米淀粉產量為37.49萬噸,較上周產量持平。(資訊來源:Mysteel)
2、國內部分地區的降雪天氣影響交通和物流,產區玉米上量節奏有所放緩,市場供應量可能會下降,對玉米價格產生了一定的支撐作用。2月份,中國玉米供應總體依舊充足,產區種植戶及貿易商售賣積極性依舊偏高,對價格總體依舊利空。春節前備貨已經收尾,對玉米價格的實際影響明顯有限,預判2月份大多數時候,產區玉米價格總體依舊偏弱走勢為主的可能性依舊明顯偏高,2月份下旬后則有短時上漲傾向存在因為需求端春節前備貨量有限節后有一個相對集中的補庫影響。(資訊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
【棉花】
印度棉花協會(CAI)12月供需平衡表各項數據較上月報告未明顯調整,2023/24產量預期仍為500萬噸,進口預期37.4萬噸,消費、出口預期分別為528.7萬噸和23.8萬噸。對于本年度500萬噸左右的棉花產量,印度大部分私人軋花廠、棉花貿易商表示誤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古吉拉特邦S-6植棉面積、單產雙豐收,但同為中部棉區的馬哈施拉特拉邦的產量卻表現不佳,再加上北部棉區等蟲災、BT棉種供應不足等等影響,各方對2023/24年度印度棉花產量預期并不高。
據統計,截至2024年1月28日印度2023/24年度棉花累計上市量約255.01萬噸(1月22-28日一周印度棉花上市量12.17萬噸,環比上一周減少0.12萬噸,但仍處于年度偏高水平),其中本年度籽棉上市量折皮棉超過227.7萬噸。值得關注的是,截止1月底前,印度ISP項下棉花采購量已近50萬噸,大大超出年度初期各機構、印度涉棉企業的預測。而隨著上月中旬以來印度國內棉花現貨報價持續上漲及紅海危機導致棉花進口難度上升,一些印度紗廠呼吁印度主管部門讓CCI輪出皮棉,以壓制棉價上漲勢頭,滿足用棉企業需要。(資訊來源:中國棉花網)
【蛋白粕】
1、Gro:1月31日,機構模型顯示,受益于12月充足降雨改善土壤墑情,預計巴西23/24年度大豆產量較去年記錄水平略有下降,與USDA預估較為一致。(買豆粕網)
2、文華財經:分析師平均預期,截至1月25日當周,美國23/24年度大豆出口銷售料凈增50~105萬噸,23/24年度玉米出口售料凈增80~130萬噸,23/24年度小麥出口銷售料凈增27.5~60萬噸。當周,美國23/24年度豆粕出口銷售料凈增20~45萬噸,23/24年度豆油出口銷售料凈減0.5~凈增0.5萬噸。(買豆粕網)
3、ANEC:1月份巴西將出口豆粕175.7萬噸,低于一周前估計的220萬噸。(買豆粕網)
【生豬】
1、進入2024年1月中旬,黑龍江省生豬出場價格出現回升,從6元區間恢復至7元區間。按批發市場二等玉米平均價格計算,豬糧比價連續三周脫離國家發改委設定的過度下跌預警區間(豬糧比價低于6:1)。截止1月31日,豬糧比價為6.60:1,生豬出場價為7.19元(每500克),較近一個月低點上漲7.96%。(資訊來源:黑龍江省發改委)
2、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月1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31.05,比前一日上升1.67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為133.03,比前一日上升1.95個點。截至2月1日14:00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1.55元/公斤,比前一日上升1.7%。(資訊來源:農業農村部)
【白糖】
1、市場咨詢公司StoneX于1月31日表示,2024/25榨季巴西中南部地區甘蔗入榨量預計為6.221億噸,較此前2023年11月的預估值低1%,因該地區12月和1月的降雨量較低;糖產量將為4310萬噸,略低于此前預估值4320萬噸;甘蔗制糖比預計為52%,高于之前預測的51.4%;乙醇產量(包括玉米制成的生物燃料)預計為317億升,低于此前預計值的322億升。(資訊來源:泛糖科技)
2、2024年1月31日,ICE原糖收盤價為24.06美分/磅,人民幣匯率為7.1670。經測算,配額內巴西糖加工完稅估算成本為6202元/噸,配額外巴西糖加工完稅估算成本為7968元/噸;配額內泰國糖加工完稅估算成本為6396元/噸,配額外泰國糖加工完稅估算成本為8222元/噸。(資訊來源:泛糖科技)
【油脂】
1、第4周全國重點地區棕櫚油商業庫存75.615萬噸,環比上周減少6.86萬噸,減幅8.31%;同比去年103.1萬噸減少-27.49萬噸,減幅-26.66%。貿易商24度棕櫚油基差報價穩定,其中天津05+300元/噸,山東05+250元/噸,江蘇05+180元/噸,廣東05+180元/噸。(Mysteel調研)
2、據船運調查機構SGS公布數據顯示,預計馬來西亞1月1—31日棕櫚油出口量為1166973噸,較上月同期出口的1310837噸減少10.97%。據馬來西亞獨立檢驗機構AmSpec,馬來西亞1月1-31日棕櫚油出口量為1227101噸,較上月同期出口的1353828噸減少9.36%。(金十數據APP)
3、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數據顯示,2024年1月1-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減少11.59%,出油率減少0.54%,產量減少14%(金十數據APP)
4、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春節前國內棕櫚油將持續去庫存。根據最新監測,上周我國新增棕櫚油買船約9條,其中2月船期2條,5月船期7條。目前,國內外棕櫚油價格倒掛幅度擴大,導致買船數量減少。預計1-2月,棕櫚油的月均到港量將維持在30萬噸左右(不含棕櫚油硬脂)。
【原油】
1、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預計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達到約200萬桶/日。預計未來烏拉爾原油折扣將縮小。(資訊來源:金十數據)
2、路透調查:預計2024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81.44美元,美國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77.26美元。(資訊來源:金十數據)
3、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美國11月原油產量增長0.6%,達到1331萬桶/日,創下新的月度紀錄。(資訊來源:金十數據)
【化工】
1、1月29日,中國石化儀征化纖公司年產400萬噸新材料一體化項目中的一期年產50萬噸新一代瓶片改造項目第六臺脫醛塔順利吊裝就位,標志著該項目大型設備吊裝已全部完成,將全面進入管道施工安裝階段。項目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生產工藝,包括年產50萬噸的聚合單元、脫醛單元、打包及中轉車間、公用工程和輔助配套設施。目前,項目主裝置區聚酯反應器、料倉等20余臺大型設備已經就位,大件設備吊裝已全部完成,鋼結構和工藝管道將進入安裝高峰,持續開展聚酯樓、脫醛樓外架拆除及施工現場清理工作,向年內實現開車投產的總目標穩步邁進。(資訊來源: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2、1月30日,江蘇晉控裝備新恒盛化工有限公司年產4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搬遷升級技改項目凈化裝置變換單元洗氨塔設備出口切斷閥復位安裝完成,為凈化裝置變換單元設備管道吹掃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資訊來源:煤化工信息網)
【天然橡膠】
1月24日,合肥廬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龍橋化工園,與安徽浩悅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舉行項目簽約活動。據了解,該資源循環利用項目,總投資12.88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5萬噸/年廢舊輪胎資源化利用和8萬噸/年廢鋰電池綜合利用及相關配套設施。(資訊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黑色金屬】
1、本周,唐山主要倉庫及港口同口徑鋼坯庫存134.81萬噸,周環比增加1.6萬噸。調研周期內,臨近春節假期,下游軋材企業放假增多,倉儲庫存累庫趨勢增加。(資訊來源:Mysteel)
2、本周,鋼材總庫存量1598.97萬噸,環比增115.69萬噸。其中,鋼廠庫存量454.47萬噸,周環比增15.75萬噸;社會庫存量1144.50萬噸,周環比增99.94萬噸,連續六周上升。(資訊來源:Mysteel)
3、2月1日,114家鋼廠進口燒結粉總庫存3187.42萬噸,環比上期增141.11萬噸。燒結粉總日耗107.89萬噸,降2.47萬噸。鋼廠不含稅平均鐵水成本2901元/噸,增1元/噸。此外,新口徑114家鋼廠剔除長期停產樣本后不含稅鐵水成本2997元/噸,降4元/噸。(資訊來源:Mysteel)
4、本周,唐山87條型鋼生產線,其中長流程企業7條,調坯軋鋼企業80條。整體開工率為12.64%,較上周下降14.94%。成品庫存64.06萬噸,環比上周減少6.63%,廠內鋼坯庫存27.25萬噸,環比上周增多25.06%。(資訊來源:Mysteel)
【銅】
1、2月1日消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CNIA)表示,由于原材料供應緊張,該協會已建議銅冶煉企業減產并推遲新項目。在巴拿馬科布雷銅礦關閉后,中國面臨銅精礦供應意外緊張的沖擊。而此時中國冶煉廠正尋求擴大產量。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陳學森稱,生產商應采取積極措施,提前檢修或延長檢修時間,削減產量,推遲新項目開工時間。在上周五舉行的一次會議上,中國主要銅冶煉廠也提出減產建議,但沒有達成具體計劃。2023年中國精煉銅產量創下1299萬噸的歷史新高,2024年中國銅產量預計將會增長。陳學森副會長表示,鑒于冶煉行業產能過剩,生產商在擴產方面應極為謹慎。(資訊來源:wind)
2、總部位于美國內華達州的Lion Copper and Gold公司宣布了旗下Yerington銅礦項目的初步經濟評估(PEA)的積極結果,該項目與其他項目一起,通過與力拓(Rio Tinto)的技術合資企業Nuton LLC的期權收益協議進行推進。
PEA設想采用露天銅礦開采策略,然后進行堆浸操作,并通過應用Nuton的技術來處理初級硫化物材料。Lion Copper表示,采用Nuton方法的浸出過程可實現74%的回收率,并且無需選礦廠、尾礦庫和資源密集型冶煉廠操作。
在預計12年的使用壽命內,銅產量預計將達到14億磅(約63.5萬噸),即每年1.17億磅(約5.3萬噸),包括Yerington的運營,以及后期階段的MacArthur項目。MacArthur項目是一個大型氧化銅礦,曾在上世紀90年代活躍過。(資訊來源:wind)
【鋅】
外媒1月31日消息:據一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瑞典礦業公司Boliden計劃在2024年重新啟動愛爾蘭的Tara鋅礦,并且計劃縮減業務并降低目標產量。消息人士透露,重啟計劃建議每三周關閉工廠一周,裁員150人,鋅精礦年產量目標為18萬噸,低于去年的19.8萬噸。
【鎳、不銹鋼】
1、近日,澳大利亞電池金屬生產商IGO Ltd宣布,由于鎳價持續低迷,公司決定暫停西澳大利亞Cosmos鎳項目的生產并進行檢修。同時,為了應對市場變化,公司還削減了年度鋰產量預估。這一決策凸顯了全球電池金屬市場面臨的挑戰和不確定性。(資訊來源:wind)
2、由于鋅價格下跌約25%以及通脹問題,Trafigura旗下的Nyrstar去年年底關閉了美國的兩座鋅礦,并于本月關閉了荷蘭的Budel鋅冶煉廠。路透本周對分析師進行的調查顯示,預計2024年鋅市場將出現30萬噸的供應過剩。(資訊來源:wind)
【鋁】
根據國際鋁業協會(IAI)最新公布的數據,2023年12月份非洲的原鋁產量為13.3萬噸,環比增加1000噸,但同比去年同期的14萬噸下降了5.71%。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的日均產量為4300噸,略低于11月份,同比減少了4.44%。縱觀整年,2023年非洲的原鋁產量達到159.6萬噸,與2022年的162萬噸相比,下降了1.48%。這一年度產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2月份和4月份的產量極低,分別為12.3萬噸和12.9萬噸。分季度來看,第一季度產量為39.2萬噸,二季度產量為39.7萬噸,三季度產量為40.3萬噸,四季度產量為40.4萬噸。雖然各季度之間的產量波動較小,但整體趨勢表明,非洲的原鋁產量在過去的一年中呈現下滑態勢。(資訊來源:長江有色金屬網)
【鋰】
彭博新聞社在1月31日報道稱,特斯拉正在擴建其位于內華達州斯帕克斯(Sparks)的電池工廠,從而將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LFP)電池供應鏈引入美國。報道稱,特斯拉將向其中國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采購閑置設備來生產電池。報道還補充說,該工廠的初始產能大約為10 GWh。特斯拉、內華達州經濟發展局和寧德時代都沒有立即回應外媒的置評請求。特斯拉之所以希望將LFP電池供應鏈引入美國,是因為該國的法規禁止企業在采購鎳、鈷和鋰等電池材料時依賴中國等國家。(資訊來源:蓋世汽車)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已公開的資料,盡管我們相信報告中資料來源的可靠性,但我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我公司所做出的意見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的更改,在任何情況下,我公司報告的信息和所表達的意見和建議以及所載的數據、工具及材料均不能作為您所進行期貨買賣的絕對依據。由于報告在編寫過程中融入了該分析師個人的觀點和見解以及分析方法,如與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發布的其他信息有不一致及有不同的結論,未免發生疑問,本報告所載的觀點并不代表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的立場,所以請謹慎參考。我公司不承擔因根據本報告所進行期貨買賣操作而導致的任何形式的損失。
另外,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只是反映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在本報告所載明的日期的判斷,可隨時修改,毋需提前通知。未經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允許批準,本報告內容不得以任何范式傳送、復印或派發此報告的資料、內容或復印本予以任何其他人,或投入商業使用。如遵循原文本意的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并保留我公司的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