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金期貨分品種信息一覽(1月30日 周二)
【國內宏觀】
1、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部署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全國視頻會議上強調,各相關地方、部門要通過調研認真解決上市公司發展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加大對優質上市公司支持力度,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信心提振、資本市場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推動上市公司業績改善和投資意愿修復作為推動經濟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重要舉措。(資訊來源:新華社)
2、國務院國資委:2024年將對中央企業全面實施“一企一策”考核,即統籌共性量化指標與個體企業差異性,根據企業功能定位、行業特點、承擔重大任務等情況,增加反映價值創造能力的針對性考核指標,“一企一策”簽訂個性化經營業績責任書,引導企業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資訊來源:Wind)
3、四大AMC的時代可能要結束了。據媒體報道,從業內知情人士處再次確認,中國信達、東方資產和長城資產三家資產管理公司將于近期劃至中投公司。此前,四大AMC之一的中國華融已劃入中信集團,2024年1月26日上午,中國華融完成更名,中國中信金融資產正式掛牌。(資訊來源:中國基金報)
【海外宏觀】
1、歐洲央行副行長金多斯:最近在通脹方面看到了好消息,這將很快反映在我們的貨幣政策中;對通脹表現持樂觀態度,甚至對核心通脹也持樂觀態度;當確定通脹(能夠)達到2%的目標時,歐洲央行將降息;歐洲央行仍然依賴數據,沒有關于降息時間的相關信息。(資訊來源:Wind)
2、歐洲央行管委Centeno:傾向于盡早以更漸進地方式降息,應該盡早而不是推遲降息,應小步漸進而不是急劇大幅降息。 我們不需要等到5月份的工資數據才能了解通脹軌跡。有“很多證據表明通脹在持續下降”。低于中期通脹目標2%的潛在偏離與高于目標的偏離一樣都將受到懲罰。資訊來源:華爾街見聞)
【國債】
1、截至2023年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為3.72萬億元,占中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的比重為2.4%。其中,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為3.67萬億元。分券種看,境外機構持有國債2.29萬億元、占比62.4%,政策性金融債0.80萬億元、占比21.8%。(資訊來源:華爾街見聞)
【股指】
1、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推進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六大方向產業發展;突破高級別智能網聯汽車、元宇宙入口等具有爆發潛能的超級終端;發展下一代操作系統,構筑安全可靠的數字;加快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突破人形機器人、量子計算機、超高速列車、下一代大飛機、綠色智能船舶、無人船艇等高端裝備產品。(資訊來源:Wind)
2、1月29日,A股共1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度業績預告,其中11家報喜,占比64.71%。東土科技、首旅酒店、神馬電力全年業績表現不俗,預計凈利潤增幅分別為1387.03%、243%、228.44%。截至1月29日,共1027家公司已披露全年業績預告,其中613家報喜,占比59.69%,312家預計凈利潤增幅超100%。(資訊來源:Wind)
【玉米】
1、年關將至,東南沿海地區下游飼料企業大批量采購基本結束,部分中小企業雖仍有零星補庫情況,但采購量較小,港口走貨以執行前期合同居多,截至1月26日,廣東蛇口港二等玉米港內自提參考2430元/噸左右。貿易環節仍以謹慎運作為主,部分商家有意少量發貨南運,應對年后南方需求缺口。進口供應相對充裕,持續補給中大型企業需求。(資訊來源:卓創資訊)
2、黑龍江主流收購價格2050元/噸-2200元/噸(折干),周比降價20-50元/噸,吉林潮糧收購價格2140-2200元/噸(折干),周比下跌10-50元/噸,東北飼料玉米收購價格2250-2400元/噸之間,周比持平;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普跌,主流報價集中在2250-2450元/噸,周內下跌50-100元/噸。周末,吉林部分深加工企業收購出現小幅反彈,部分中儲糧宣布暫停收購。(資訊來源:匯易咨詢)
【棉花】
1月29日,中國主港報價小幅下跌。國際棉花價格指數(SM)96.09美分/磅,跌1.38美分/磅,折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6750元/噸(按1%關稅計算,匯率按中國銀行中間價計算,下同);國際棉花價格指數(M)94.28美分/磅,跌1.39美分/磅,折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6438元/噸。
當日主要品種價格如下:
SI 1-1/8”級棉中,美國C/A棉的報價為97.50美分/磅(下同),折人民幣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6988.72元/噸(按1%關稅計算,下同)。
美國E/IOT棉的報價為98.29,折人民幣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7131.84元/噸。
澳棉報價為95.70,折人民幣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6680.47元/噸。
巴西棉報價為95.40,折人民幣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6636.44元/噸。
烏茲別克斯坦棉報價為90.16,折人民幣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5733.70元/噸。
西非棉的報價為96.90,折人民幣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6889.64元/噸。
印度棉的報價為89.97,折人民幣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5700.67元/噸。
美國E/MOT M 1-3/32”級棉的報價為96.48,折一般貿易港口提貨價16812.58元/噸。(資訊來源:中國棉花網)
【蛋白粕】
1.DERAL: 過去一周帕拉納大豆評級進一步下滑。評級優良的比例為61%,低于一周前的64%;評級差劣的比例提高到8%,一周前為7%:評級一般的比例為31%,一周前29%。該州30%的大豆作物處于成熟期54%結英期,14%揚花期,2%營養發育期。(買豆粕晚報)
2. Pro Farmer: 1月23日,Michael Cordonnier維持巴西23/24年度大豆和玉米產量1.49億噸和1.15億噸不變,前景展望仍維持負面;維持阿根廷23/24年度大豆和玉米產量5200萬噸和5600萬噸不變。(買豆粕晚報)
3.分析師平均預期,截至1月18日當周,美國23/24年度大豆出口銷售料凈增70~120萬噸,23/24年度玉米出口售料凈增72.5~140萬噸,23/24年度小麥出口銷售料凈增20-62.5萬噸,當周,美國23/24年度豆粕出銷售料凈增15~45萬噸,23/24年度豆油出口銷售料凈減0.5~凈增1萬噸。(買豆粕晚報)
4.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將2023/2024年度玉米產量預測調高到5650萬噸,高于早先預期的5500萬噸,因為降雨改善。該交易所將玉米種植面積預估從之前的710萬公頃上調至720萬公頃。(金十數據APP)
5.羅交所: 2023年阿根廷大豆壓榨量2700萬噸,較2022年的3800萬噸下降近30%,反映了大豆產量下降56%以上的影響。阿根廷2023年進口大豆增加了兩倍以上達到1040萬噸,其中39% (410萬噸)來自巴西,進口大豆占壓榨總量的36%,創下歷史新高,2022年這一占比僅為8%。截至2023年底,阿根廷大豆壓榨行業的閑置產能達到創紀錄的54%,若沒有進口,閑置率料達到69%。(買豆粕晚報)
【生豬】
1、截至2024年1月24日當周全國豬料比價為4.57,環比上漲4.58%。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仔豬育肥模式的生豬養殖頭均盈利為38.72元。豬價呈震蕩上漲走勢。受豬價持續低位及大范圍降雪天氣影響,養殖單位抗價惜售情緒較濃,市場整體豬源供應偏緊,屠宰企業壓價難度較大,豬價震蕩上漲。后期來看,屠宰企業或陸續開啟節前備貨操作,加之養殖端看漲情緒不減,預計短期豬價或繼續震蕩小漲,養殖預期盈利或增加。(資訊來源:國家發改委)
2、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1月29日14:00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0.62元/公斤,較上周五上升1.2%;雞蛋平均價格為9.64元/公斤,較上周五上升0.1%。(資訊來源:農業農村部)
【白糖】
1、截至1月23日當周,ICE原糖期貨+期權總持倉為1101422手,較前一周增加20875手。投機多頭持倉151105手,較前一周增加1664手;投機空頭持倉127936手,較前一周減少9058手;投機凈多持倉為23169手,較前一周增加10722手。(資訊來源:泛糖科技)
2、2024年1月26日,ICE原糖收盤價為23.84美分/磅,人民幣匯率為7.1690。經測算,配額內巴西糖加工完稅估算成本為6155元/噸,配額外巴西糖加工完稅估算成本為7906元/噸;配額內泰國糖加工完稅估算成本為6349元/噸,配額外泰國糖加工完稅估算成本為8160元/噸。(資訊來源:泛糖科技)
【油脂】
1、據船運調查機構ITS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月1-25日棕櫚油出口量為1064778噸,較上月同期出口的1057955噸增加0.64%。據馬來西亞獨立檢驗機構AmSpec,馬來西亞1月1-25日棕櫚油出口量為1006930噸,較上月同期出口的1100133噸減少8.47%。船運調查機構SGS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馬來西亞1月1-25日棕櫚油出口量為919139噸,較上月同期出口的1038834噸減少11.52%。(金十數據APP)
2、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數據顯示,2024年1月1-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減少11.59%,出油率減少0.54%,產量減少14%(金十數據APP)
【原油】
1、河南發現大油田,估算原油資源量將達1.07億噸。(資訊來源:金十數據)
2、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俄羅斯已在一月份實現了每日50萬桶的石油和石油產品出口削減。俄羅斯愿意討論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問題,但俄羅斯迄今未見歐盟對天然氣談判表現出興趣。(資訊來源:金十數據)
3、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當地時間1月28日消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當天上午扣押了一艘外國船只,上面載有200萬升走私柴油,船上14名外籍船員被捕。(資訊來源:金十數據)
【化工】
1、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6858.3億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4694.2億元,比上年下降34.1%。(資訊來源:國家統計局)
2、近日,利安德巴賽爾宣布,以約5億美元的價格從Alujain公司收購沙特阿拉伯國家石化工業公司35%的股權。利安德巴賽爾表示,此舉將使公司在戰略區域獲得優勢原料以及額外的產品營銷能力,以發展和提升其聚丙烯(PP)核心業務。該交易還有待滿足監管和其他慣例交割條件才可完成。此外,Alujain和利安德巴賽爾還在共同評估在沙特石化工業設施建立全新丙烷脫氫(PDH)和PP設施的可能性,但仍有待最終投資決策。該項目研究的共同目標是實施符合沙特阿拉伯2060年碳減排戰略的解決方案。(資訊來源: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天然橡膠】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泰國出口天然橡膠(不含復合橡膠)合計為272.4萬噸,同比降17%。其中,標膠合計出口157.8萬噸,同比降5%;煙片膠出口35.2萬噸,同比降23%;乳膠出口77.3萬噸,同比降30%。1-12月,出口到中國天然橡膠合計為106.6萬噸,同比增0.1%。其中,標膠出口到中國合計為72.5萬噸,同比增36%;煙片膠出口到中國合計為7.3萬噸,同比降15%;乳膠出口到中國合計為26.9萬噸,同比降38%。1-12月,泰國出口混合膠合計為162.1萬噸,同比降0.4%;混合膠出口到中國合計為160萬噸,同比降1%。綜合來看,2023年泰國天然橡膠、混合膠合計出口434.5萬噸,同比降11.5%;合計出口中國266.6萬噸,同比降0.5%。(資訊來源:QinRex)
【黑色金屬】
【銅】
1、據SMM調研,目前精銅桿廠企業普遍表示,今年下游備庫訂單少于去年,尤其在銅價受刺激政策影響維持高位運行后,企業表示訂單有明顯減少,消費情況走弱,24年精銅桿備庫量料也將減少。(資訊來源:wind)
2、據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我國電線電纜出口數量為10.46萬噸,同比增長39.71%,環比減少1.67%;其中,銅線纜共出口8.76萬噸,同比增長43.1%,環比減少0.22%,占線纜出口總量的83.75%。(資訊來源:wind)
3、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我國出口銅漆包線數量為8261.72噸,同比增長40.47%,環比減少13.97%;2023年全年我國銅漆包線累計共出口91347.29噸,累計同比增長21.62%。(資訊來源:wind)
4、據SMM了解,2024年銅棒企業春節假期放假天數在10天至18天,除個別企業去年由于疫情放假較早,導致今年假期較去年變短,其余大部分企業與2023年時長一致。關于備貨情況,銅棒企業表示為降低資金壓力,將盡力壓低原料和成品庫存,維持安全庫存即可。(資訊來源:wind)
【鋅】
Fresnilloplc發布2023年四季度報,報告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鋅精礦金屬量28844噸,同比增長25.1%,2023年鋅精礦金屬量107705噸,同比增長8.6%。分礦山來看,Fresnillo第四季度產量10592噸,Saucito第四季度產量10335噸,Ciénega第四季度產量723噸,San Julián第四季度產量3362噸,Juanicipio第四季度產量3832噸。(資訊來源:wind)
【鎳、不銹鋼】
據中國海關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中國硫酸鎳進口總量2573鎳噸,環比減少38%,同比增加107%。中國硫酸鎳出口275金噸,環比下降22%,同比增加3307%。2023年12月份中國硫酸鎳凈進口2299金噸,環比減少40%,同比增加86%。本月硫酸鎳進出口變化量主要由韓國及印尼進口量下降帶來。受印尼至中國部分硫酸鎳船期延遲影響,預計下月凈進口量或繼續小幅減量。(資訊來源:SMM)
【鋁】
據國際鋁業協會(IAI)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原鋁產量同比增加2.25%,達到7059.3萬噸。這一增長數據相較于2022年的3%,呈現出放緩的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12月全球原鋁產量環比增長3.25%,達到604萬噸,同比增長2.03%。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歐洲能源危機的緩解,許多冶煉廠得以恢復生產。
下半年全球原鋁產量為3608萬噸,較上半年的3450萬噸增長4.58%。這一數據進一步印證了全球原鋁產量的增長趨勢,尤其是在歐洲能源危機得到緩解之后。(資訊來源:wind)
【鋰】
1、IT之家 1 月 29 日消息,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發布統計稱,2023 年 1-12 月我國鋰離子電池累積出口額為 650.07 億美元,2022 年同期為 508.7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7.8%,創下新高。
2023 年 1-12 月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第一大市場仍為美國,出口金額為 135.49 億美元,同比增長 33.94%,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 20.8%;第二大市場為德國,出口金額為 93.35 億美元,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 14.4%;韓國為第三大市場,出口金額為 78.50 億美元,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 12.1%。
2023 年 1-12 月福建省是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產品的最大來源地,出口金額為 182.6 億美元,同比增長 43.96%,由 2022 年同期的第二躍居 2023 年第一,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 28.1%;廣東省由 2022 年同期的第一位降至 2023 年的第二,出口金額為 154.81 億美元,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 23.8%;江蘇省位居第三,出口額為 130.29 億美元,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 20.04%。福建、廣東和江蘇三省的鋰離子電池出口額占到全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 71.9%。(資訊來源:IT之家)
2、澳大利亞礦業公司IGO最近表示,由于銷售下降和庫存增加,其參股的全球最大鋰輝石礦項目格林布什鋰礦(Greenbushes)的產量可能會減少。根據公司的表態,本財年鋰輝石精礦的產量指導值被下調至130萬噸至140萬噸之間,減少了10萬噸。這一調整是基于當前市場形勢和需求的現實情況做出的。(資訊來源:wind)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已公開的資料,盡管我們相信報告中資料來源的可靠性,但我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我公司所做出的意見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的更改,在任何情況下,我公司報告的信息和所表達的意見和建議以及所載的數據、工具及材料均不能作為您所進行期貨買賣的絕對依據。由于報告在編寫過程中融入了該分析師個人的觀點和見解以及分析方法,如與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發布的其他信息有不一致及有不同的結論,未免發生疑問,本報告所載的觀點并不代表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的立場,所以請謹慎參考。我公司不承擔因根據本報告所進行期貨買賣操作而導致的任何形式的損失。
另外,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只是反映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在本報告所載明的日期的判斷,可隨時修改,毋需提前通知。未經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允許批準,本報告內容不得以任何范式傳送、復印或派發此報告的資料、內容或復印本予以任何其他人,或投入商業使用。如遵循原文本意的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并保留我公司的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