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高位運行抑制下游新增需求
9月3日,滬銅主力合約下跌0.98%,收于72890元/噸,持倉量17萬手,較上一交易日增加0.39萬手,成交量9.57萬手,較上一交易日增加0.26萬手。目前影響銅價的因素如下:
宏觀方面,歐洲部分國家制造業數據不樂觀。
供給方面,近期市場機構梳理了上半年頭部礦企的供給情況,發現洛陽鉬業、必和必拓、泰克資源、倫丁礦業自由港銅產量均實現增長,僅8家礦企產量下降。國內方面,2024年上半年,中金嶺南、北方銅業產量也實現增長,但云南銅業生產陰極銅50.87萬噸同比下降22.77%。但全球銅礦產量的增速低于精煉銅產量的增速。
需求方面,據SMM了解,廣東地區依照《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細則,取消地方返稅和獎勵補貼后,利廢企業實際增值稅率為10.2%左右,7、8月有再生銅桿廠依照該票點進行再生銅原料采購,但由于報價過低,市場幾乎沒有成交,從9月起,SMM廣東光亮銅報價作出修改,票點由9%調整為5.8%。現貨市場方面,全國各地電解銅成交一般。據產業在線最新月度數據顯示,2024年7月全產業鏈市場漲跌互現,空調、制冷等部分行業在經歷了前期的大幅增長之后,進入下降通道。分內外銷來看,除空氣源熱泵之外,大多數行業都呈現外強內弱的走勢,出口形勢明顯好于內銷。
庫存方面,9月3日LME銅庫存減2850噸至317800噸,上期所銅倉單下降5024噸至127978噸。
展望后市,高銅價抑制現貨市場需求,銅價承壓。
風險點:美聯儲加大緊縮力度、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定、礦山產量受到擾動、國外銅庫存過低引發金融資本實施逼倉行為、歐元區經濟衰退。
【日報】廣金期貨銅日報:銅價高位運行抑制下游新增需求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