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割貨源增加令逼空情緒減輕
5月23日,滬銅主力合約下降3.64%,收于83080元/噸,持倉量21.4萬手,較上一交易日減少0.78萬手,成交量26.2萬手,較上一交易日增加4.53萬手。目前影響銅價的因素如下:
供給方面,部分地區貨源流入美國市場交倉,緩解逼倉情緒。中國4月廢銅進口量為22.61萬噸,再度創下2018年12月以來最高。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周三稱,2024年3月,全球精煉銅市場存在125,000噸的供應過剩,而2月時為供應過剩191,000噸。
需求方面,4月全國汽車總用銅量在40222噸,同比去年增加11.42%。其中乘用車用銅量在30720噸,商用車用銅量在9502噸。
庫存方面,5月23日,LME銅庫存下降225噸至110025噸,上期所銅倉單增加1042噸至225197噸。國際銅倉單下降863噸至26514噸。
展望后市,境外交易所仍無明顯累庫現象,高銅價抑制新增需求,但長單剛需采購總體仍對銅價構成支撐,料境外供需偏緊的局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風險點:美聯儲加大緊縮力度、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定、礦山產量受到擾動、國外銅庫存過低引發金融資本實施逼倉行為、歐元區經濟衰退。
【日報】廣金期貨銅日報:可交割貨源增加令逼空情緒減輕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