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國內煉企檢修提振銅價
4月17日,滬銅主力合約上升0.25%,收于76920元/噸,持倉量19.8萬手,較上一交易日減少0.36萬手,成交量10.4萬手,較上一交易日減少6.13萬手。目前影響銅價的因素如下:
宏觀方面,IMF上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3.2%。歐洲央行管委表示若無意外,歐央行將于6月6日降息。
供給方面,淡水河谷一季度,銅產量達到8.19萬噸,同比增長22%。洛陽鉬業提出五年發展目標,實現年產銅金屬80-100萬噸。金川集團年產40萬噸智能銅電解項目預計今年6月建成投產。安托法加斯塔預計,今年產量前景將從67-71萬噸提升至90萬噸。淡水河谷公司(Vale)和巴西帕拉州表示,巴西一家地方法院再次暫停了該公司旗下Sossego銅礦的運營許可,該礦2023年銅產量為66800噸。
需求方面,洛陽銅一季度實現加工材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9.77%和8.22%。電解銅現貨方面,重慶地區下游加工銅企新增消費訂單有限,不預備囤貨。廣東地區下游企業拿貨補庫熱度不高。上海地區和華北地區在銅價回落后成交有所回升。
庫存方面,4月17日,LME銅庫存下降100噸至123775噸。上期所倉單下降1831噸至232472噸。國際銅倉單減少85噸至52720噸。
展望后市,英美禁止俄羅斯銅出口及國內煉企4月集中檢修均令銅市供應縮減,疊加銅市處于購銷旺季,料銅價將維持強勢。但警惕高銅價對需求的負反饋作用。
風險點:美聯儲加大緊縮力度、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定、礦山產量受到擾動、國外銅庫存過低引發金融資本實施逼倉行為、歐元區經濟衰退。
【日報】廣金期貨銅日報:4月國內煉企檢修提振銅價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