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蛋白粕期貨行情回顧及分析:
(一)豆粕:USDA與市場機構數據分歧,國內豆粕跌幅小于美豆
本周要點:巴西大豆收割偏快、單產偏低;2月USDA公布。
國際方面,2月USDA報告于國內2月9日凌晨發布,當天國內期貨交易所休市,節后開盤卻沒有跟隨外盤補跌,較為罕見。當前,商業公司多數預估[1.48,1.53]億,主要下調理由是田間調查和早收大豆顯示單產下降;而2月USDA報告稱1.56億噸,僅比1月低100萬噸。阿根廷方面,1月18日至2月8日中等干旱,其國布宜諾斯交易所維持5250萬噸,羅交所下調至4980萬,USDA在2月估5000萬。
國內方面,本周豆粕成交量顯著增加,恢復到春節前2周水平,春節前備貨行情延續到節后;從往年規律來看,節后復工時這一波提貨高峰大約持續2周。美豆出口偏慢、巴西出口偏多;巴西收割進度已達32%,往年為25%左右,但是單產偏低。關聯品種,MPOB稱馬棕油減產9.83%大致符合市場預期;SPPOMA公布1月上半月預計減產約13%。豆油棕油、菜油棕油價差來到歷史低位。Y2405-P2405價差處于倒掛的警戒線狀態,本周四到底極低位-98,周五有所回升。
策略方面,可以考慮“多豆油5月-空棕櫚油5月”或者“多豆粕5月-空菜籽粕5月”。風險是“后續巴西大豆確實能完全達到1.56億噸左右的豐產預期;且阿根廷干旱不再擴大,穩住0.5億高產”。
(二)菜籽粕:菜系跟隨關聯品種,菜粕備貨進度與豆粕相當
本周菜籽系要點:菜粕節后備貨;m2405-RM2405價差低位震蕩。
國際方面,季節性新聞淡季。2月USDA再次微幅上調全球產量34萬噸預估至8744萬噸,但是沒有調整加拿大的產量。2月16日加拿大農業部再度確認2024油菜籽總產量約1833萬噸,約1月數據一致;雖然微調了進出口數據,但總體對我國現有進口情況沒有影響。
國內方面,當前我國油菜籽庫存44.4萬噸,高于春節前,季節性船期正常到港。國內壓榨廠菜粕庫存2.95萬噸,上周3.2萬噸,元旦節前的4.2萬噸。節前備貨延續到節后。菜粕的周度備貨節奏,基本與豆粕保持一致;漁業將在開春后回暖,復蘇程度影響總備貨量。
策略方面,往年歷史規律來看,m2405-RM2405價差在[400,450]以下可以嘗試做擴;豆粕對菜粕從功能上有高替代,菜粕對豆粕主要是性價比替代。
報告下載:【周報】廣金期貨蛋白粕周報:南美產量預期分歧,內外盤漲跌幅背離 20240225.pdf
本周(7.10-7.14)國內油脂期貨行情回顧及分析:
(三)豆油:USDA未調整美豆單產,內外盤看多情緒仍在
一方面,巴西最新雙周產糖數據不及預期——6月下半月巴西甘蔗ATR為133.04kg/噸,較去年同期的137.19kg/噸下降了4.15kg/噸,疊加厄爾尼諾現象對23/24榨季印度和泰國產量的消減“預期”,利多原糖;另一方面,美國6月CPI同比上升3%低于預期,創2021年3月以來最低,提振市場信心,氛圍轉好。
(二)棕櫚油:6月馬棕油環比減產,且看季節性增產與預期差
國內供應減產故事完篇,目前正值消費旺季,國內現貨成交一般,核心在于庫存處于歷史極低值,國內缺口需要靠國儲糖政策以及進口糖的補充,因此,國內基本面拐點到來之前,鄭糖跟漲外糖。本周鄭糖主力合約突破6900關口,報收于在6915元/噸,本周最高位6927元/噸;最低6713元/噸,持倉量42.05萬手,成交量31.56萬手。
(三)菜籽油:菜系漲幅勝于豆棕,未來3月進口油料趨緊
展望后市:雖然巴西六月份下半月中南部數據顯示出糖率略有下降,但是不改巴西增產格局,7月份巴西天氣晴朗,預計產量將維持高位。隨著三季度巴西食糖集中上量補充市場,將打壓海外糖價;國內正值純銷售階段,輪儲糖以及糖漿預拌粉的替代,使國內市場具備時間換空間的條件,預計三季度進口糖大量到港以及新糖提前入市,將出現基本面拐點,因此,建議白糖安全氣囊,允許一定上漲幅度同時博取下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