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識普及月|【中國期貨】認真貫徹落實期貨和衍生品法 不斷提升一線監管效能 切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上海期貨交易所
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制定出臺,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決策部署,以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01
精心組織做好期貨和衍生品法學習、宣傳工作
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后,上海期貨交易所(簡稱上期所)高度重視,根據證監會的統一部署,迅速組織全所展開學習,邀請證監會參與立法的相關領導為全體員工培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領會立法精神,掌握各項制度內涵,盡快將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制度優勢轉換為創新發展的動能。同時,重點圍繞產業客戶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比如,與中鋁集團聯合舉辦“期貨和衍生品法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聯合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舉辦“期貨與風險管理專題系列培訓”線上直播,以推動更多產業客戶利用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等風險管理活動等。
02
制定期貨和衍生品法是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內在要求
期貨和衍生品法全面總結期貨市場三十多年的發展實踐和監管經驗,將實踐中運行良好、成熟可行的制度和規定上升為法律,滿足了期貨和衍生品市場迫切的法治需求。
(一)法律緊扣服務實體經濟的迫切需要
期貨和衍生品法將“促進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服務國民經濟”作為立法宗旨,突出期貨市場為國民經濟、實體經濟服務的功能定位,對打通金融血脈、活躍商品流通、穩定企業經營、推動產業升級、保障供應鏈安全、促進經濟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法律緊扣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迫切需要
期貨和衍生品法將防范化解市場風險作為重中之重,專門在總則中規定“建立和完善風險的監測監控與化解處置機制,依法限制過度投機行為,防范市場系統性風險”,同時創設了特有的風險控制制度,完善了一般風險控制制度,健全了市場風險識別、風險預防和處置體系,為有效防范和化解期貨市場風險奠定了法律基礎。
(三)法律緊扣深化期貨市場改革發展的迫切需要
實踐充分證明,市場的平穩運行是“改”出來的,不是“守”出來的。期貨和衍生品法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在品種上市機制、期貨公司業務范圍、保證金多樣化等方面作出了創新性安排,發揮了立法前瞻性和先導性作用,為市場改革創新提供支持。
(四)法律緊扣推動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迫切需要
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是我國金融市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期貨和衍生品法秉持國際化發展理念,既注意保持我國制度規則的特色,又注意與國際上通行慣例接軌,對期貨市場互聯互通、參與機構權利責任義務、交易者權益保障、跨境監管協作等問題,從法律層面作出既符合我國國情和發展趨勢又適應國際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發展潮流的制度安排。
03
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更好地適應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法律的尊嚴在于實施”。深入、全面、有效、有力的法律實施,不僅體現在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自律規則的“立、改、廢”方面,更體現在發展理念、監管思路的革新上。上期所以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實施為契機,更好謀劃規范發展的務實舉措,真正肩負起“服務和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光榮使命。
(一)充分認識使命擔當,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一是維護市場穩定運行。期貨和衍生品法要求依法限制過度投機,防范市場系統性風險。上期所將進一步完善風險監測監控與化解處置制度機制,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努力維護良好的市場生態。二是提升市場運行質量。期貨和衍生品法規定國家鼓勵利用期貨市場從事套期保值等風險管理活動。上期所以此為契機,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實體避險需求和產業發展,拓展產業客戶參與期貨市場的深度,提供更加貼近產業客戶需求的風險管理工具。三是持續推進制度與機制創新。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期貨市場“四梁八柱”的制度安排,不斷強化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的基礎,持續優化運行機制,持續優化和完善規則體系,及時做好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后的各項配套工作,夯實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基礎。
(二)利用好期貨品種上市注冊制的改革紅利,加大產品創新供給
期貨和衍生品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改品種上市審批制為注冊制。上期所以品種上市機制改革為契機,主動了解和對接市場需求和國家戰略,確保品種合約規則設計符合產業實際、服務國家戰略,聚焦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大產品研發力度,著力豐富品種類別,進一步豐富品種體系。
(三)積極探索“期現一體化”,推動期貨市場和場外衍生品市場協同發展
一是期貨和衍生品法將場外衍生品市場納入同一部法律調整之中,為期貨市場和場外衍生品市場協調發展奠定了法治基礎,體現了國家對多層次衍生品市場建設的支持。目前,上期所在做好風險防范的基礎上,圍繞實體需求,拓展標準倉單交易平臺功能,交易品種基本實現上期所品種全覆蓋;不斷豐富業務功能,推進上線基差交易,上線商品互換及其集中結算業務;推動保稅標準倉單、銅桿非標倉單交易等新業務平穩上線。二是進一步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上期所充分利用區域優勢,促進期現聯動,推動“上海價格”在國際金融市場廣泛運用,更好鼓勵包括龍頭企業等在內的境內外企業在現貨貿易中使用上海期貨品種價格,發揮好帶動和示范作用。
(四)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運行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下一步,上期所將繼續認真學習領會期貨法的立法精神,積極配合證監會做好與期貨法相配套法規制度體系的制定、修改、廢止與解釋工作;同時,在期貨法的框架下,對交易所自律規則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和修訂,保證自律規則與新法銜接。上期所將以貫徹落實期貨和衍生品法為契機,認真履行法定職責,不斷提升一線監管效能,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