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社区在线观看高清视频动漫_日日躁狠狠躁狠狠爱_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_小sao货大ji巴cao死你h_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熱線電話:400-930-7770
當前位置: 投資者教育 > 投資者保護

“數”看我國期市創新發展“成績單”

發布時間:2022-08-31

“數”看我國期市創新發展“成績單”


原創 張田苗 期貨日報


中國期貨市場發展30多年來,最近10年尤為迅速,市場廣度、深度快速拓展,行業主體實力和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從助力脫貧攻堅到服務鄉村振興,從保障復工復產到助力保供穩價和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從國民財富管理和優化資源配置到提升中國經濟軟實力,我國期貨市場行而不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留下了極具特色的濃重筆觸。


場內產品數量破“百”,市場規模屢創新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有效的“工具箱”是期貨市場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的基礎。提起國內期貨市場品種和工具的豐富,不少期貨人心生自豪。近兩個月,中證1000股指期貨、期權和5個油脂油料期權成功上市,使得我國期貨和期權品種數量“破百”,達到101個,覆蓋了有色金屬、黑色、能化、農產品等60多個產業鏈及股指和國債期貨。


與此同時,我國期貨市場在運行效率、風險防控方面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商品期貨、期權各類投資者參與活躍,市場流動性良好,持倉量、成交量屢創新高。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2022年上半年商品期貨成交量29.78億手,占全球商品類成交量的69.07%。FIA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各類期貨和期權品種成交量排名中,中國品種在農產品品種前20名中占有16席,在金屬品種前20名中占有14席,在能源品種前20名中占有5席,在貴金屬品種前20名中占有3席。


期貨和期權的套期保值功能獲得越來越多的產業主體認可。據統計,2021年A股上市公司發布套期保值管理制度、業務開展等相關公告1188份,2022年僅上半年就達到928份。從避險效果看,這些使用商品期貨的上市公司的Beta系數和股票收益率波動率顯著低于未使用商品期貨的上市公司,說明我國企業運用衍生工具套期保值可以降低系統性風險和股價波動性。


行業實力增厚,產業服務顯著增強


在近年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中,期貨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上也取得了長足進步,行業經營主體實力和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截至上半年,150家期貨公司總資產約1.6萬億元、凈資產1700億元、凈資本1000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30%、19%、31%。2013年,作為期貨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抓手,首批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開展風險管理試點業務,此后持續探索產業服務新路徑,至今期貨行業已設立100家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截至2021年,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總資產、凈資產、業務收入分別為2013年的49倍、20倍、76倍,行業業務實力加速提升。


期貨行業“精于工,匠于心”,目前已經形成以經紀業務為基礎,投資咨詢、資產管理、基差貿易、倉單服務、合作套保、場外衍生品和做市商業務共同發展的業態,服務實體經濟和專業機構的效果日益凸顯。


中期協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風險管理公司與實體產業客戶開展基差貿易,利用期貨價格指導現貨購銷,累計貿易額達到2782億元;通過現貨倉單約定購回等倉單服務模式,為實體產業客戶提供短期資金融通,累計功效規模達到254億元;將現貨貿易和場外衍生工具相結合,探索更符合產業和市場習慣的含權貿易模式,累計貿易額25.7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規模占比49%。2022年,通過以上模式累計服務客戶2.8萬家次,其中65%是中小微企業。此外,通過場外衍生品業務,風險管理公司累計服務產業客戶1819家,其中中小微企業占比達84%。


創新舉措不斷,惠及領域持續拓展


同期,國內各期貨交易所也積極探索創新服務實體經濟舉措,守正出新,行穩致遠。在場內市場強調風險防范、穩健運行,守住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實現套期保值目標創造良好的環境;在場外市場探索靈活、高效、更接地氣的風險管理模式,建設場外業務平臺并通過“保險+期貨”、“期貨穩價訂單”、期權“走進企業服務實體”、“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企風計劃”、“農保計劃”等多種方式,打出保供穩價組合拳,助力“跨周期、跨產業、跨群體”風險管理。


截至目前,上期所已通過“保險+期貨”“期貨穩價訂單”為16萬噸鋼材、6800噸石油瀝青、21萬噸天然橡膠等大宗商品提供價格保障。2021年開啟的期權“走進企業服務實體”活動中,6個期權品種對應100余家企業,為超過70萬噸現貨穩定價格預期。2022年已有100余家企業參加,計劃覆蓋現貨規模超80萬噸。


鄭商所于2018年上線綜合業務平臺,逐步形成了倉單交易、基差貿易、倉單競賣、場外期權和商品互換等較為完整的場外業務工具體系,并首創聯動點價功能。截至今年8月30日,包括中華棉倉單購銷專區在內倉單交易累計成交貨物470萬噸、成交額496億元。其中,白糖基差貿易泛糖專區上線以來,成交貨物超4萬噸,成交額超2億元。


大商所“農保計劃”截至2021年年底,累計開展600個“保險+期貨”項目,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涉及玉米、大豆、雞蛋、生豬、豆粕及大商所豬飼料成本指數、大商所雞飼料成本指數、大商所蛋雞養殖利潤指數等8個品種和指數,保障現貨量1460萬噸、土地2893萬畝,為5400余家合作社和超過160萬戶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同期,大商所“企風計劃”累計開展337個項目,服務產業企業334家,覆蓋全國25個省區。


CTA快速發展,促進資本產業循環暢通


近20年,我國國民財富管理需求爆發式增長,大量的儲蓄資金通過養老金、保險資金、公募和私募基金等尋求投資機會,不僅需要一個高效的衍生品市場來對沖風險,也需要借助衍生工具進行大類資產配置。


生逢盛世,重任在肩。2010年至2021年,中金所先后推出滬深300股指期貨、5年期國債期貨、10年期國債期貨、上證50股指期貨、中證500股指期貨、2年期國債期貨金融期貨產品,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股指類、利率類兩條產品線,在滿足企業和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風險管理訴求的同時,也在完善資本市場體系、促進資本形成和流通、強化創新競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發揮著服務實體經濟和提高居民財富收入的重要作用。


今年7月,中證1000股市期貨、期權推出,國內期貨市場覆蓋大、中、小盤股的風險管理產品序列初步形成,為投資者配置“專精特新”等中小上市公司提供了更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在擴大期貨市場承載容量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資本市場的活力韌性。


與此同時,隨著國內基金行業專業化、國際化進程的持續推進,私募證券基金不斷壯大,以期貨和期權為交易標的的CTA策略基金近年也迎來了快速發展。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1000余家私募機構管理了近3600只CTA策略產品,管理規模約1500億元,規模同比增長120%,占私募證券基金總規模的2.3%。在量化基金中,CTA策略基金也超過了1000億元,同比增長260%,在量化基金中占比接近10%,較去年同期提高4.6個百分點。


資產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為期貨市場引來更多專業資金的同時,也為期貨市場提升定價效率、改善流動性創造了有利條件。“萬物得其本著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相信在全市場的共同努力下,未來CTA策略將成為暢通資本和產業循環的重要紐帶,為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