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期市】國內首個期貨標準倉單登記查詢系統上線
轉自:中國期貨業協會 公眾號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馬爽
8月15日,鄭州商品交易所(簡稱“鄭商所”)上線國內期貨市場首個標準倉單登記查詢系統,并舉行了系統上線座談會。參會代表認為,建設和完善標準倉單登記查詢系統,為保障倉單貨權安全提供了一個可靠路徑,能有效遏制開具虛假倉單等違法行為。
01 倉單安全進一步提升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該系統依托鄭商所電子倉單系統,面向期貨市場會員單位、銀行、法人客戶及社會公眾提供便捷、權威的標準倉單登記信息查詢服務。通過該系統,倉單持有人可以查詢本人或經其他倉單持有人授權的標準倉單登記信息,獲取電子查詢報告,社會公眾還可以憑品種、倉庫、倉房、垛位4項登記要素條件,查詢驗證是否存在鄭商所登記的標準倉單。這種“撞庫”模式查詢,既能保護客戶的商業秘密,又能有效防范虛開倉單的風險,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銀行等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公司以及貿易企業等可以利用該系統進行貸款融資、大宗商品貿易前的盡職調查,核驗交易對手的質押物或商品是否是期貨市場標準倉單貨物,以防范融資和貿易風險。
鄭商所在長期組織大宗商品的期貨交易、結算、交割過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標準倉單注冊、轉讓、質押、作為保證金、注銷等各個環節和全過程進行監控和管理,事實上承擔著標準倉單的登記職能。就標準倉單而言,期貨交易所面向期貨市場參與者及社會公眾提供公開查詢服務,是標準倉單登記取得公信力的必要前提。
02 試運行期間用戶反饋良好
鄭商所總經理魯東升在會上表示,建設標準倉單登記查詢系統,通過登記方式對標準倉單權利狀態進行公示,有利于保障標準倉單貨物權屬安全,維護倉單持有人等市場參與者的合法權益,起到為市場增信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吸引市場主體以標準倉單為基礎標的開展現貨和衍生品交易,防范交割風險,豐富大宗商品價格信息數據,為期貨市場監控監測以及國家宏觀經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下一步,鄭商所將發揮好大宗商品倉單登記的基礎設施優勢和制度優勢,持續優化完善標準倉單登記查詢功能,發揮標準倉單聯通現貨期貨、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努力打造重要的大宗商品倉單登記中心。
標準倉單登記查詢系統已于5月19日起面向部分用戶試運行,試運行期間用戶反饋良好。上線后,期貨市場用戶可登錄鄭商所電子倉單系統進行查詢和授權。社會用戶可通過“鄭商所發布”微信公眾號“倉單登記查詢”欄目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