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加民:30本工作筆記著成一本禁毒實錄
案例都整理在自己的工作筆記上
2011年8月,馬加民成為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巡特警大隊的一名民警,在街面巡邏期間,他感觸最深的就是吸毒人員的增多。
2012年,馬加民轉到淮海路派出所工作后,發現不僅是社會閑散人員吸毒,小區里也有一些癮君子,甚至在他負責的小區里還有不滿18歲的吸毒者。他將這些案例都整理在自己的工作筆記上,一個個被毒品蠱惑的人,一個個被毒品破壞的家庭,一個個因毒品走向犯罪的嫌疑人,都成了他工作筆記上的“故事主角”。
2014年,他決定通過自己的力量,將自己整理的30多本工作筆記上的禁毒故事著成一本書。經過2年多的創作,《等你醒來》問世了,這是一本基層公安民警禁毒紀實文學,不同于以往影視劇中的制販毒大案,本書寫的是社會最基層各類吸毒人員的故事。
親身經歷讓他決定做校園禁毒衛士
書在出版后銷量并沒有想象中好,但馬加民沒有失望,而是通過網絡向周邊人介紹,希望更多的人意識到這一嚴重的社會問題。
馬加民發現年輕人經常聚在一起玩樂,他們喜歡嘗試一些新鮮刺激的東西。于是,一些毒販就根據市場需要,經常造出來一些新型的毒品,有的外觀跟奶茶等飲料差不多。年輕人一看跟飲料差不多,心理上也更能接受,但這些東西其實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毒品,他們慢慢就上癮了。
更讓馬加民不能接受的是,不少公眾人物吸毒被警方處罰的事例,不僅沒有讓這些未成年人吸取教訓,反而成了不少居心叵測的毒販口中炫耀的資本。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就掉入了他們設計的陷阱里。
都說孩子是祖國的希望,怎能讓祖國的希望毀在毒品的手中?馬加民帶著自己的禁毒感悟開始走進校園。他開始苦思冥想,如何讓孩子們認識到毒品的危害,在遇到毒品時怎樣才能抵制他人的誘惑?
帶著毒品實物和故事給孩子們上課
他大膽地向派出所領導申請,將這些毒品實物帶進校園,這是學生們第一次見識到白色粉末狀的海洛因、類似冰晶狀的冰毒和綠色藥丸狀的搖頭丸等毒品實物。因為有豐富的禁毒經驗,他每拿出一種毒品就給孩子講述一個故事。
比如在拿出海洛因的時候,他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毒二代”的故事。那是他工作后的第三年,他遇到了一名吸毒的大學生小秦,原本他以為又是一名被別人蠱惑的可憐學生,但沒想到讓他走向吸毒道路的卻是他的父親。
原來,小秦的父親是一名癮君子,毒癮非常大,一開始只是服用搖頭丸等毒品,發展到后來只有高純度的海洛因才能引起他的興趣。雖然父親每次吸毒都偷偷躲著小秦,但還是被他發現了。一次在父親吸毒后,他將父親扔進垃圾桶里的剩余毒品拿出來偷偷吸食,從此染上了毒癮。
吸毒后的小秦完全變了個人,體態消瘦卻又由于興奮過度睡眠不足,眼中充滿血絲,長期營養不良導致身體內部器官損害嚴重,體質嚴重下降,臉型變得干瘦,臉色蠟黃。為了讓同學認識到吸毒的危害,他出示了手機里照的一張小秦的照片。
這樣的故事對于正處于高中即將進入大學的學生們無疑是震撼的,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毒品的危害。他拿出自己寫的《等你醒來》無償送給學生,讓學生們能了解到更多的禁毒故事。他還多次組織學生前往禁毒展覽館。就這樣,他將轄區里幾乎所有的學校都走了個遍,因為形式新穎、效果顯著,不少其他地方的學校都向馬加民提出邀請,請他到學校里給孩子們上一課。
他常說,我的愿望是天下無毒,能給孩子們上一課就是我愿望實現的開始。
記者 許政 通訊員 趙 祥
本文系轉載來源于人民公安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